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、交通系统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,能在国家与省、市、县的发展计划部门、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、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从事交通运输规划、交通工程设计、交通运输管理等工作,适应社会主义交通建设需要,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,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及管理人才。
二、培养规格与要求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学、系统工程学及土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受到识图制图、计算机应用、工程测量、交通工程设计、结构设计、工程经济与管理等基本技能训练,掌握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、设计与施工,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分析、设计、营运管理与控制,工程项目评价方面的基本方法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。在哲学及方法论、经济学、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,对文学、艺术、伦理、历史、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学习。
2.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,掌握较系统的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;
3.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;
4.具有交通运输规划、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;
5.具有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;
6.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、建设与管理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7.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;
8.了解交通工程的最新理论及其应用,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动态;
9.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责任感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、计算机的应用能力、外语的阅读能力;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、创新意识,勇于进取、勇于开拓,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。
三、主干学科
交通工程学、系统工程学
四、主要课程
学科基础课: 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工程力学Ⅰ-Ⅱ、交通运输工程导论、交通工程系统分析、交通工程学
专业课:交通规划、交通管理与控制、交通设计、物流学、道路勘测设计
五、学制及授予学位
标准学制:四年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
六、毕业最低学分:170
七、学分、学时分配表
课程类别
| 课程教学学时及所占比例
|
理论课程学分(学时)
| 理论课程
所占比例
| 实验(实践)课程
学分(学时)
| 实验(实践)课程所占比例
|
实践环节课程
| /
| /
| 38.5
| 22.65%
|
通修课
| 36
| 21.18%
| 0.5
| 0.29%
|
学科基础课
| 46.625
| 27.43%
| 2.875
| 1.69%
|
专业课
| 38.375
| 22.57%
| 1.125
| 0.66%
|
公共选修课
| 6
| 3.53%
| /
| /
|
合计
| 127
| 74.71%
| 43
| 25.29%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