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面向现代交通发展需要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、科学修养和社会责任感,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、交通设计、交通工程设施设计、施工与管理、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,能够从事本领域的及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管理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。
二、培养特色
本专业建设依托扬州大学“土木工程”一级学科硕士点进行建设,整合了3个相关二级学科在交通系统和土建研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优势资源,一直延续着以“道路交通”为特色的专业建设方向,共同支撑学生在道路交通“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管理”等多个方向系统性专业知识的架构。专业按“交通规划类”、“交通土建类”和“交通管理类”3个方向进行人才培养。学生毕业后可在与交通运输系统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管理养护、信息控制等相关的交通管理部门、交通咨询机构和施工企业等行业从事管理、技术开发和工程施工等工作或继续深造。
三、培养要求
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、外语基础知识,熟悉交通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方法,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,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,掌握交通工程专业的基本实践技术和方法,能够应用本专业知识解决交通运输工程面临的基本问题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.具备交通工程知识。能够将数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;
2.具备交通工程问题分析能力。能够应用基本科学原理,识别、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交通问题,以获得有效结论;
3.具备设计/开发交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。能够设计针对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,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,考虑交通社会需求、安全需求以及环境需求因素;
4.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。能够基于基本的交通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复杂交通问题进行研究,包括设计调查分析实验、分析与解释交通数据,并通过交通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;
5.具备使用现代交通工程调查、实验与分析能力。能够针对复杂交通问题,开发、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、资源、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,包括对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模拟与分析,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;
6.能够基于交通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,评价交通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交通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、安全以及文化的影响,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;
7.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交通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;
8.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、社会责任感,能够在交通工程实践中理解,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,履行责任;
9.能够在交通及相关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、团队成员以及项目负责人的角色;
10.能够就复杂交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,包括撰写报告、设计文稿、陈述发言、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。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,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;
11.理解并掌握交通工程相关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,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;
12.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,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。
四、主干学科
系统工程、交通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及交通规划
五、学制、学位、毕业最低学分
学制四年,工学学士,毕业最低学分:172.5学分
六、核心课程
高等数学Ⅰ(上)(下)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Ⅱ、交通运输工程导论、工程地质、工程测量、路基路面工程、交通工程学、交通工程系统分析、道路勘测设计、城市规划原理、交通规划、交通设计、交通管理与控制
七、学位课程
高等数学Ⅰ(上)(下)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Ⅱ、交通运输工程导论、交通工程学、交通工程系统分析、道路勘测设计、路基路面工程、城市规划原理、交通规划、交通设计、交通管理与控制
八、各类课程学分、学时比例
课程类别
| 学分
| 百分比
| 理论课学分
| 理论课学时
| 实验/实践课学分
| 实验/实践课学时
| 备注
|
通修课
| 37.5
| 21.74
| 29
| 480
| 8.5
| 288
| |
通识公共选修课
| 10
| 5.8
| 10
| 320
| | | |
学科基础课
| 49.5
| 28.69
| 47
| 752
| 2.5
| 80
| |
专业必修课
| 15
| 8.7
| 15
| 240
| | | |
专业选修课
| 19
| 11.01
| 17.5
| 280
| 1.5
| 48
| |
创新创业类课程
| 4
| 2.32
| | | 4
| 128
| |
集中性实践教学
| 31.5
| 18.26
| | | 31.5
| 1008
| |
第二课堂
| 6
| 3.48
| | | 6
| 192
| |
总计
| 172.5
| 100
| 118.5
| 2072
| 54
| 1744
| |
注:实验/实践课学分占比31.30%
九、有关说明
1.通识公共选修课(10学分)
须修满10学分,本专业学生在核心课程体系中修读艺术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,修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。另在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体系中,自由选择修读4学分课程。
2.第二课堂(6学分)
第二课堂由思想成长与身心发展、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、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、艺体活动与技能特长等四个方面组成,共设6学分。学分计算办法依据《扬州大学“第二课堂”学分管理办法(试行)》(扬大[2017]31号)文件执行。
教学时间总体安排表
专业:交通工程单位:周
学年
| 学
期
| 理
论
教
学
|
暑期实践教学
| 实践教学
| 入学
教育
毕业
鉴定
| 军
事
训
练
| 公
假
| 考
试
| 寒
暑
假
期
|
教学实习
| 生产实习
| 专业实践
| 毕业实习
| 毕业设计
(论文)
|
一
| 1
| 15
| | | | | | | (0.5)
| 2
| 1
| 2
| 4
|
2
| 15
| (2)
| 2
| | | | | | | 1
| 2
| 6
|
二
| 3
| 16
| | 1
| | | | | | | 1
| 2
| 4
|
4
| 15
| (2)
| 1
| | 1
| | | | | 1
| 2
| 6
|
三
| 5
| 14.5
| | | | 2.5
| | | | | 1
| 2
| 4
|
6
| 14
| (2)
| | 3
| | | | | | 1
| 2
| 6
|
四
| 7
| 15
| | | | 2
| | | | | 1
| 2
| 4
|
8
| | | | | | 2
| 15
| (0.5)
| | | | |
合计
| 104.5
| (6)
| 4
| 3
| 5.5
| 2
| 15
| (1)
| 2
| 7
| 14
| 34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