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工作

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关工委工作 > 正文

关工委工作

牢记红军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 ——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和“刘应启班”团支部开展党团共建活动


牢记红军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

——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和“刘应启班”团支部开展党团共建活动

 

清明节来临之际,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生党支部“刘应启班”团支部开展牢记红军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”党团共建活动。院党委副书记李家鹏、刘应启班结对共建指导老同志刘方云赵志新、许桂兰老师参加活动。通过实地探访教育基地,引导青年学子感悟革命精神,厚植家国情怀。  

寻访先辈故地,感悟精神力量。来到刘应启故居,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同学们依次参观起居室、书房等区域,从斑驳的老物件到详实的图文资料,再到泛黄的日记本和磨损的军装,再现了这位老红军战士的生活场景的同时,又生动诠释着“忠诚奉献、艰苦奋斗”的刘应启精神。赵志新老师现场讲述刘方云生前事迹时特别指出:“这些旧物不仅是历史见证,更是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。”

    

追寻英雄足迹,感悟民族气节。移步史可法纪念馆,“数点梅花亡国泪,二分明月故臣心”的楹联赫然在目。在“扬州十日”专题展区,通过复原场景与实物展陈相结合的方式,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民族英雄“城存与存,城亡与亡”的气节。展区内,一幅幅历史画卷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清往事,让在场师生无不动容。

   

创新实践形式,深化教育成效。“刘应启班”团支部创新设置了非遗传承和社会调研等实践环节。同学们结合扬州剪纸技艺,精心制作革命主题刻纸作品,在传统工艺中感悟红色文化;通过发放127份问卷和43人次街头访谈,深入了解市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现状。李家鹏副书记全程参与并强调:"要把展厅里的感动转化为课堂上的行动,让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学习。

 

    建立长效机制,巩固教育成果。据悉,本次活动收集的调研数据将形成专题报告,为后续红色教育提供数据支撑。“刘应启班”还将开展“五个一”延伸活动,以一次主题班会、一篇读后感、一组微视频、一场故事会、一项志愿服务,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。  

(文/杨静)

 

 

官方微信

邮编:225127
电话:0514-87979408
联系地址:中国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
COPYRIGHT © 2019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
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